微信公众号声明
重要提示:通过本订阅号发布的观点和信息仅供中信建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中信建投”)客户中符合《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规定的机构类专业投资者参考。因本订阅号暂时无法设置访问限制,若您并非中信建投客户中的机构类专业投资者,为控制投资风险,请您取消关注,请勿订阅、接收或使用本订阅号中的任何信息。对由此给您造成的不便表示诚挚歉意,感谢您的理解与配合!
中共中央政治局12月6日召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部署明年经济工作。会议指出,今年是党和国家历史上极为重要的一年。面对风高浪急的国际环境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我们加大宏观调控力度,发展质量稳步提升,科技创新成果丰硕,改革开放全面深化,就业物价基本平稳,粮食安全、能源安全和人民生活得到有效保障,保持了经济社会大局稳定。会议内容可以用“一个主题,两个目标,三个手段,四个重点”来概括,具体如下:本次会议指出“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大力提振市场信心”,这一表述在政治局会议中较为罕见。我们认为,本次会议作为2023年经济工作的定调式会议,大力提振市场信心可以作为此次会议最值得向外界传达出的声音和信号。会议强调了两个目标,一是要“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这一表述为2023年的经济增长奠定了基调,即要明显优于今年的经济表现。二是要“有效防范化解重大经济金融风险,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与去年12月份的政治局会议相比,今年的政治局会议对于风险更加重视。会议提出通过三个手段来开展明年经济工作,一是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要想实现良好的经济开局和健康发展,就要有优秀的配套政策支持和刺激手段。二是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我们认为,明年的财政政策会更加积极,货币政策则更强调精准。三是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我们认为,在当前外需不足的情况下,扩大开放的重点不在经常项下的开放,更多的在资本项下的开放,金融领域的开放,以及制度型的开放。会议安排了四个重点工作。一是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二是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三是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四是突出做好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工作。这四个重点领域工作,也对应于我们对于2023年看好的四条投资主线,分别是疫情防控、安全发展、高质量发展、经济增长。风险分析:(1)既有政策落地效果及后续增量政策出台进展不及预期。(2)冬春季节流感频发,新冠疫情新增确诊人数上升,部分地区疫情防控压力增大。(3)经济增速放缓,宏观经济基本面下行。(4)今年以来,股票市场、外汇市场、房地产市场均较为低迷,市场情绪存在进一步转劣可能。(5)地缘政治对抗升级风险,一是俄乌冲突不断,国际局势仍处于紧张状态;二是部分外国领导人对华不友善,国际经济及政治环境恶化。简评:
一、12月6日政治局会议传递了哪些信号?
12月6日,政治局召开会议研究2023年经济工作。本次会议的内容要点可以用“一个主题、两个目标、三个手段、四个重点”来概括。
本次会议指出“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大力提振市场信心”,这一表述在政治局会议中较为罕见,在当前我国经济面临一定困境的背景下,各经济主体的信心显得尤为重要。本次会议还指出“要坚持真抓实干,激发全社会干事创业活力,让干部敢为、地方敢闯、企业敢干、群众敢首创”,目的就是要创造有利于社会各个主体的有利环境,发挥社会整体的经济活力,改变由于疫情等因素造成的经济增速放缓、经济主体活力减弱、投资者消费者信心不足的现状。目前,消费者信心指数大幅下滑,社会融资增速趋缓,社会各界亟需这样的一剂强心剂。我们认为,本次会议作为2023年经济工作的定调式会议,大力提振市场信心可以作为此次会议最值得向外界传达出的声音和信号。
2、两个目标:(1)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2)有效防范化解重大风险
(1)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
本次会议指出,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要“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这一表述为2023年的经济增长奠定了基调,即要明显优于今年的经济表现。同时,会议在强调“量的合理增长”的同时也提到了“质的有效提升”,这符合二十大报告中对于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也是2023年将要开展的全国经济普查工作中首次衡量投入产出情况的体现。在建立起广大人民群众的信心基础以后,经济运行整体好转就是水到渠成的结果。
(2)有效防范化解重大风险
与去年12月份的政治局会议相比,今年的政治局会议对于风险更加重视,会议强调“要有效防范化解重大经济金融风险,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是三大攻坚战之一,2018年以来按照“稳定大局、统筹协调、分类施策、精准拆弹”的基本方针在执行。根据易纲行长在全国人大第三十七次会议上做的国务院关于金融工作情况的报告,防范化解的金融风险主要包括中小银行的金融机构风险、高风险企业集团风险、房地产金融风险、非法集资等非法金融活动等,并且明确下一步要“加强风险监测评估和预警,加快不良资产处置,支持中小银行多渠道补充资本,稳妥化解中小金融机构风险,防范大型企业债务风险。保持房地产融资平稳有序,满足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支持保交楼、稳民生,推动建立房地产发展新模式”。我们注意到,此次政治局会议与去年12月份的政治局会议,以及今年7月份等政治局会议不同的是,新闻通稿全文没有提及房地产领域。我们认为,现阶段中央对于房地产领域的战略定调较为明确,为“托而不举”,宗旨是房地产领域不要发生影响经济金融大局的风险事件,而非对经济增长有较大贡献。因此,房地产问题可以说是隐含在防范化解经济金融风险的表述中。3、三个手段:(1)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2)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3)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1)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要想实现良好的经济开局和健康发展,就要有优秀的配套政策支持和刺激手段。从本次政治局会议的表述来看,首当其冲的支持政策还是延续了二十大报告的重要判断“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这一发展经济的方式方法的主要途径可以参见刘鹤副总理在11月4日发表的以此为标题的署名文章,其中详细解读了这一决策部署的历史逻辑、时代背景和实践要求。展望2023年,海外主要经济体存在陷入衰退的预期,外需普遍较弱,因此更多需依赖消费和投资拉动经济。本次会议也指出“要着力扩大国内需求,充分发挥消费的基础作用和投资的关键作用”。从国内看,近来我国经济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一些领域风险因素上升,人口老龄化加速,劳动力、土地等传统优势弱化,资源环境约束趋紧,科技创新能力还不强,全要素生产率提高受到制约,亟待从供需两端发力,既扩大有效需求,又推动生产函数变革调整,塑造新的竞争优势。需要强调的是,刘鹤副总理在文章中也指出,“推动两者有机结合必须坚持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因素,供给和需求两侧都有,但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供给侧,表现在供给存在卡点、堵点、脆弱点,供给结构不能适应需求结构变化”。本次政治局会议对于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表述较为明确,“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加力提效,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精准有力”。去年12月份的表述为“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提升效能,更加注重精准、可持续。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适度,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相比之下,财政政策的表述口径明显更为积极,预计2023年的财政赤字率将有所提升,货币政策强调更加精准,仍将大力发挥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结合央行2022年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的表述“高度重视未来通胀升温的潜在可能性,特别是需求侧的变化,不断夯实国内粮食稳产增产、能源市场平稳运行的有利条件,做好妥善应对,保持物价水平基本稳定”,我们认为2023年央行对于流动性的宽裕水平的政策取向将会更加谨慎。本次会议指出“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本次会议还强调,“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可以说吸引和利用外资重回最高决策层的讨论范围之内,打消了外媒和外国投资者对于闭关锁国的疑虑。在二十大新闻中心发布会上,发改委副主任赵辰昕也曾明确表示“对外开放是中国的基本国策和鲜明标识。中国扩大高水平开放的决心不会变,同世界分享发展机遇的决心不会变”。我国的对外开放政策方向不会改变,结构会逐步优化,强调高水平对外开放。根据政治局常委李强在第五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式上的讲话,高水平开放,是双循环相互促进的开放,是促进深层次改革的开放,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开放,是与世界合作共赢的开放。我们认为,在当前外需不足的情况下,扩大开放的重点不在经常项下的开放,更多的在资本项下的开放,金融领域的开放,以及制度型的开放。4、四个重点:(1)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2)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3)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4)突出做好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工作疫情防控是现阶段影响社会经济发展的关键变量,目前来看政策方向明确。11月11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公布了进一步优化疫情防控的二十条措施,不到一个月的时间以后,12月7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发布《关于进一步优化落实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的通知》,提出了进一步优化落实疫情防控措施的重要举措“新十条”。
发展和安全是社会经济前进进程中的一体两面,两者必须同时重视,缺一不可。在某些情境下,安全的重要性要比发展更为重要。中央外事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主任杨洁篪11月22日在人民日报发表署名文章《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文中强调“安全是发展的前提”。没有经济安全、社会安全、金融安全,发展便会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展望2023年,虽然疫情的影响在逐渐消除,但局部战争引发的能源资源风险、极端天气引发的粮食安全风险、西方刻意打压造成的产业链供应链风险等仍难以消除。本次会议还强调,“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也是与总体安全观相呼应。我们认为,安全主线将是2023年的重要投资主线之一。本次会议指出“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加强各类政策协调配合,优化疫情防控措施,形成共促高质量发展的合力”。自十九大报告首次提出以来,高质量发展就成为我国重要的发展战略。二十大报告将高质量发展提高到新的高度,“未来五年的主要目标任务是经济高质量发展取得新突破。”“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由此可见,高质量发展不仅是四季度和明年一季度的发展主线,还会是我国未来长期坚持的发展主线。在过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阶段,发展以量为主;现阶段的任务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发展以质为主。我国是十四亿人口的大国,要想实现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就必须依赖高质量发展。要实现高质量发展,体现在经济领域上,就要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相统一。现阶段,我国经济在部分领域已经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但是仍有许多高技术含量领域亟待攻克,在未来数年内都是国家发展的重点,例如新能源产业、芯片产业、高端制造产业、新材料产业。去年12月份的政治局会议上,强调“继续做好‘六稳’、‘六保’工作”,即包括“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保居民就业、保基本民生、保市场主体、保粮食能源安全、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保基层运转”。今年结合当前经济形势,突出强调了三个稳,即稳增长,稳就业和稳物价,划定了更为准确的阶段性工作重点,避免眉毛胡子一把抓。稳增长,就是要把经济好转落实到实处,与会议的目标相呼应。稳就业,是维持社会稳定的根本基础,也是疫情冲击下现阶段青年失业率较高背景下的一个突出需要解决的问题。稳物价,这是今年新增强调的内容,我们认为凸显了中央决策层对于明年物价水平有所抬升的预期。物价抬升的主要原因可能在于疫情政策优化之后,需求侧大幅抬升,而供给侧会受到劳动力病假等冲击造成供给减弱。 上述四个重点领域,也是我们对于2023年看好的四条投资主线,情况如下:
(1)既有政策落地效果及后续增量政策出台进展不及预期。(2)冬春季节流感频发,新冠疫情新增确诊人数上升,部分地区疫情防控压力增大。(3)经济增速放缓,宏观经济基本面下行。(4)今年以来,股票市场、外汇市场、房地产市场均较为低迷,市场情绪存在进一步转劣可能。(5)地缘政治对抗升级风险,一是俄乌冲突不断,国际局势仍处于紧张状态;二是部分外国领导人对华不友善,国际经济及政治环境恶化。证券研究报告名称:《大力提振市场信心——12月6日中央政治局会议学习体会》
对外发布时间:2022年12月7日
报告发布机构:中信建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免责声明:
本订阅号(微信号:胡子de全球观察)为中信建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中信建投”)研究发展部胡玉玮政策研究团队运营的唯一订阅号。本订阅号所载内容仅面向符合《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规定的机构类专业投资者。中信建投不因任何订阅或接收本订阅号内容的行为而将订阅人视为中信建投的客户。本订阅号不是中信建投研究报告的发布平台,所载内容均来自于中信建投已正式发布的研究报告或对报告进行的跟踪与解读,订阅者若使用所载资料,有可能会因缺乏对完整报告的了解而对其中关键假设、评级、目标价等内容产生误解。提请订阅者参阅中信建投已发布的完整证券研究报告,仔细阅读其所附各项声明、信息披露事项及风险提示,关注相关的分析、预测能够成立的关键假设条件,关注投资评级和证券目标价格的预测时间周期,并准确理解投资评级的含义。中信建投对本订阅号所载资料的准确性、可靠性、时效性及完整性不作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本订阅号中资料、意见等仅代表来源证券研究报告发布当日的判断,相关研究观点可依据中信建投后续发布的证券研究报告在不发布通知的情形下作出更改。中信建投的销售人员、交易人员以及其他专业人士可能会依据不同假设和标准、采用不同的分析方法而口头或书面发表与本订阅号中资料意见不一致的市场评论和/或观点。本订阅号发布的内容并非投资决策服务,在任何情形下都不构成对接收本订阅号内容受众的任何投资建议。订阅者应当充分了解各类投资风险,根据自身情况自主做出投资决策并自行承担投资风险。订阅者根据本订阅号内容做出的任何决策与中信建投或相关作者无关。本订阅号发布的内容仅为中信建投所有。未经中信建投事先书面许可,任何机构和/或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转发、翻版、复制、发布或引用本订阅号发布的全部或部分内容,亦不得从未经中信建投书面授权的任何机构、个人或其运营的媒体平台接收、翻版、复制或引用本订阅号发布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版权所有,违者必究。